首页 观察 三秦青年 经济 文化 生活 科教 婚嫁 体育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青联
魅力西咸
 
 
寻访援攀教师·探索三线精神
来源:陕西青年网  作者:张飞岳 柯 静 时间:2019-08-02 阅读: 32859
为进一步挖掘校志中援攀教师的先进事迹,还原那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岁月,2019年7月2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寻访援攀教师·探索三线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从西安出发前往攀钢集团开展为期4天的实践活动。

 原标题:寻访援攀教师·探索三线精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生赴攀钢集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支援三线建设,1965年7月8日,冶金工业部决定调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钢铁冶金、轧钢、金属学及热处理等相关冶金专业老师到西南钢铁研究院工作,接到调令后,学校安排冶金系75名教师和2名科级干部,放下教学科研任务奔赴四川西昌工作,为攀钢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志》

为进一步挖掘校志中援攀教师的先进事迹,还原那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岁月,2019年7月2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寻访援攀教师·探索三线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从西安出发前往攀钢集团开展为期4天的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出发前合影

7月29日上午,实践团前往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实践。“攀钢是党中央为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开发攀西资源、建设大三线决策建设的特大型钒钛企业集团。1965年开工建设,1970年攀钢建成投产。”攀钢集团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实践团一行介绍道。

参观厂区

攀钢合理利用了地势资源,厂区依山傍水,整体外观呈现为三级阶梯型,这在钢铁企业中是很难见到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攀钢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的产钒企业,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产业链最为完整的钛加工企业,国内第一、世界顶级的重轨生产基地。攀钢钢轨远销国内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部分钢轨的性能与世界最好的同类钢轨水平相当,其中部分指标还处于领先地位。

攀钢集团弄弄坪厂区全景

在轨梁厂,实践团成员柯静在与工程师们的交流后向实践团介绍道:“攀钢轨梁厂的优化改造,当初并不被看好,但就是在一片质疑声中,攀钢生产出了行业领先的钢轨,并出口到全球的各个地区和国家。正因为攀钢在当初的质疑声中没有停下脚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当年经济落后的渡口市,才能变成今天生机勃勃的攀枝花。”

通过攀钢集团的前期联系,实践团于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分别对聂仲清老师和阎世贵老师进行了采访。

实践团成员采访聂仲清老师

聂仲清老师于1965年听从国家调令,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63年更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身)前往西南钢铁研究院工作,1975年后进入攀枝花市科协工作。直至2015年,聂老师才以80岁的高龄正式停止工作。“去!必须去!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要去!”当实践团成员问到在当时面对自己在西安已有的生活条件,和一切未知的大三线,聂老师斩钉截铁的回答道:“祖国建设需要我,我甘愿做一颗被需要的螺丝钉。”

回忆起初到西昌:“大家可能都有点不相信眼前看到的,几间棚子,我们勉强能够容身安置。学生们在鞍山厂矿实习,为研究院的基建做准备,这里什么都没有,学生们也不是好的泥瓦匠,打出来的土坯和水泥瓦勉强能用。我对试验很久不出成果这一状况感到焦头烂额,跟我同来的同事也被派到了外地的工作组,此情此景我十分狼狈。”直到1969年,聂老师在西昌组织参与28m³高炉冶炼试验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投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最要紧的是要大规模投产,设备是万万不能少的,但是在这里交通不便,资金不足,如何添置设备?真令人头疼。”到了1970年,研究院迁到渡口市,渡口市也即将改名攀枝花市,聂老师又不得不去割舍自己见证下建立起来的一切,前往渡口市协助攀钢的建设。“经过几个月的技术攻关,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高炉终于走上了正轨。我们八个人在攻关时间内与工人同吃同住,住在席棚子里。这一段经历在我人生中不长,但永远不会忘记。”

阎世贵老师接受采访时也对实践团一行讲到:“65年啊,我就和所有冶金系的老师们,一同到了西昌,来了边盖房,边生活,边科研。我们一同想办法炼钢、炼铁,是名副其实的生产在一线,70年攀钢高炉出铁,那种自豪感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攀枝花没有白来,我们这些老师和职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我主要负责炼铁,做不锈钢。我做的金属化球团相关项目,是在冶金部获了奖的。我很自豪我对这里、对国家是有贡献的。”

阎老师自己创作了一首诗来概括自己在攀枝花的工作经历:

“金沙激流归大海,钒钛相伴恋旧情。

山环水绕无双地,百万大禹修花城。”

阎世贵老师当场书写诗句,力透纸背

阎老师也对实践团一行做了一些寄语,“我希望你们现在的大学生,不要只去享受,对社会对国家没有贡献,以后你们老了那是会吃苦的。没有一些经历,老了也会感到乏味无趣。现在国家形势这么好,更需要更深层次的人才,去提高产品的质量,你们一定要努力、自强。”

实践团成员刘雪纯采访后说到:“老师们的话很朴实,也很实在,他们很开心可以把自己毕生所学用在祖国钢铁建设事业上,就是这么一个个的前辈们用自己的青春去建设着攀枝花钢厂,用自己的热血去浇灌着攀枝花这片土地,亦用自己的一生去为祖国的钢铁事业奉献着。我们应当学习前辈们身上那份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精神,让三线精神永存!”

7月30日下午实践团一行来到了攀枝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档案馆进行资料查询。

攀钢档案馆黄馆长向实践团介绍档案情况

实践团查阅援攀老师资料

攀枝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的黄馆长亲自接待了实践团,经过对已有资料的再度挖掘,以及聂仲清老师、阎世贵老师为实践团提供的相关线索,实践团成员最终获取了十余位援攀老师五十余页的相关史证。部分资料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档案馆依然将其保管的相当完好,并建立了信息化的检索系统。在查阅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周嘉浩说道:“一幅幅让人感慨万千的老照片、一篇篇弥足珍贵的文献,记录青春岁月的介绍信、迁移证、攀钢公司的公告等珍贵档案材料讲述着当时那个年代攀枝花建设的不易,三个小时里让我深切感受到人们对档案的珍惜度和保护度。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实践团成员小心翼翼地翻看着历史资料,却在这薄薄的纸页中,更加感受到老一辈冶金人深深的决心。

三线建设博物馆中展示的攀钢出铁全息投影

几日来的实践,实践团成员不仅感受到攀钢建设中的一代代攀钢人不怕困难、前赴后继的精神,也感受到援攀老教师响应党中央号召,为大家舍小家,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热血豪情。而三线建设改善了我国生产力布局,为中西部发展奠定了工业化基础,成功地在我国战略后方建设起比较完整的国防工业基地,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代青年,更应该深入贯彻三线建设所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摒弃部分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想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来稿:张飞岳 柯 静

摄影:温升杰 张飞岳

版权声明:
*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受版权保护。
*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 因此,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
*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
*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
*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的注明。
*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金牌栏目推荐  
提供给学校和家庭,
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
谈治校之道,
论教育改革。
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
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
 
 
 
寻求报道
联系我们
公众号

扫一扫
及时获取新闻资讯

新闻热线
134-8810-4732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内容合作  |  商务合作  |  合作媒体矩阵  |  联系方式
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
陕ICP备15011396号-4
Copyright © 2010-2025 www.iyouth.com.cn 陕西青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