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铭记包括斯诺夫妇在内的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2月28日,在《中美联合公报》发表50周年之际,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举办“学习习近平主席复信精神暨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3月4日,美国犹他州通过决议,将今年8月定为海伦·斯诺到访中国91周年纪念月。
近日,陕西青年网编辑专门采访了著名作家,舞台剧《架桥者:海伦·斯诺》的编剧杨军。杨军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理事,陕西省编剧协会理事,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协主席,陕西省百优人才。著有长篇小说《大汉钱潮》《女客户经理》《埙娃传奇之神奇魔怪》《埙娃传奇之神秘地穴》《埙娃传奇之恐怖陶窑》等,曾在《中国作家》《延河》《星星》《萌芽》《文艺报》等发表作品50多万字。编剧的影视作品《上海女人在西北》《等你回来我已长大》《危情倒计时》《咱们的娘家人》《清风》《延安红剑》,舞台剧《送你去延安》《埙娃传奇》等,作品多次获全国奖项。
陕西青年网:美国著名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海伦·斯诺具有非凡的人生,她曾经支持一二九运动、第一个报道西安事变、只身奔赴延安采访、提出并创立工合等,后来,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您为什么要选择创作一部关于海伦·斯诺的舞台剧。
杨军:你提到的是海伦·斯诺的几个大事件,她的一生很有传奇色彩。从1931年到上海,在中国生活了10年之久,她追求真理,热爱和平,客观报道当时中国的情况,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也是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行为典范。海伦·斯诺说“我爱中国,我爱中国人民,我希望中国越来越好”。写一部关于海伦·斯诺的剧,就是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位为中美两国人民友谊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友好使者。
陕西青年网: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一些写海伦·斯诺的艺术作品,您创作舞台剧《架桥者:海伦·斯诺》,是如何把握创作角度,和以往描写海伦·斯诺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杨军:海伦·斯诺是一位美丽漂亮、勇敢智慧、目光敏锐的伟大女性,虽然曾经有一些文艺作品从不同的视角有过宣传,在《架桥者》这部剧中,对海伦·斯诺的精神有了新的诠释。在她的一生中,闪光点特别多,1937年,她为给丈夫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丰富材料,只身冒险前往苏区,先后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61位革命者,这是他在中国经历的一个重要事件。该剧以海伦·斯诺的故事为原型,讲述她1937年只身前往陕北苏区采访,途径西安时发生的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生动表达了海伦·斯诺在危险面前不顾个人安危,要真实报道中国共产党人抗日斗争以及英勇精神的坚定意志,她用行动架起了中美两国人民通向未来的桥梁。
陕西青年网:您选海伦·斯诺在西安历险的故事并通过舞台剧展示,确实非常独到,也符合舞台剧的艺术规律,但要把一个故事讲到极致并让观众喜欢,需要糅合更多的戏剧舞台元素,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杨军:这个问题提得很专业。海伦·斯诺回到美国后出版了大量回忆书籍,国内写她故事的书也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故事中选择可以通过舞台来反映的内容,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然,如果写电视剧就可以全面展现她辉煌的一生,但是,舞台剧表现时间短,故事集中度高。在写第一稿时,剧名叫《七色彩虹》,通过彩虹的七种颜色分为七幕剧,全面讲述海伦·斯诺的一生,后来,征求了专家的意见,觉得想要全面表达反而会影响故事人物塑造。写第二稿时,完全推翻第一稿的构思,重新进行定位,只写她在去延安经过西安时这几天发生的故事。
方向明确以后,接下来就是重点对原有历史故事进行细节挖掘,《架桥者:海伦·斯诺》这部剧的原名是《神秘口红》,一个商业味很浓的名字。我在查阅所有关于海伦·斯诺的资料以及她本人的回忆录中,发现多次都提到一个字眼“口红”。她从美国到中国时箱子里有口红,在西安跳窗逃出来时,身上只带了两样东西,其中“一样是一盒口红,它对于年轻的美国女性是多么重要。几乎什么都可以扔掉,而口红是不能丢的。”她到延安后,要见红军战士时,也是“思考了很久,最终既没有补妆,也没有把原来的口红擦掉。”等,所以在整个剧中,“口红”成为大故事下的小情节,在每幕剧更换时作为过场戏进行旁白。另外,为适应舞台艺术的需要,剧中对口红的来源进行了合理的细节虚构,这枚鲜红的口红,和她平时用的颜色不一样,这是红星的颜色,红星永远照耀着中国!
陕西青年网:以一支“神秘的口红”为依托讲述海伦·斯诺的故事,这个创意太妙了,您不愧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编剧。在您以前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故事都是和钱币有关,钱币题材和这个题材相去甚远,这对创作舞台剧《架桥者:海伦·斯诺》有影响吗。
杨军:艺术都是相通的,在创作《架桥者:海伦·斯诺》时,我吸取了以前作品中有用的东西,对创作很有帮助。比如钱币,看似和海伦·斯诺的故事毫不沾边,但在这部戏中,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情节。其实,海伦·斯诺作为年轻的美国记者,对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一直充满好奇,这也是她愿意来中国的原因之一。她在《我在中国的岁月里》写道:乘坐“林肯总统号”轮船在慢长的旅途中,就随身携带E.卡恩的《中国通货》阅读。到上海后,她一度的工作就是报道“白银取代黄金作为通货本位的优越性”,并写了许多关于白银、美元的稿件在美国发表。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北平,她对中国古玩包括钱币很感兴趣,也收藏了一些东西。这都为剧本创作留下合理的思考空间。
陕西青年网:看来您为写舞台剧《架桥者:海伦·斯诺》下了很大功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都是您多年学习和创作的积累,这部剧的创作中您的最大体会是什么。
杨军:我的最大体会就是要不断学习,在艺术创作上有句古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作为一个编剧,观众的满意就是我的目标,但要做到这点非常难,学习无止境。写《架桥者:海伦·斯诺》剧本从开始到现在已经三年了,现在只完成了剧本初稿。三年前,我第一次想到要写一个关于海伦·斯诺的东西,也没有确定是电影还是舞台剧,我从收集资料开始,几乎阅读了所有和海伦·斯诺有关的书籍,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一有机会就请教专家。这里,特别要感谢的是安危老师,他多次耐心地给我讲述海伦·斯诺的故事,他和海伦·斯诺的交往,为我提供了大量他个人的收藏资料,鼓励我一定坚持下去。有一次,安危老师生病住院,他不顾病痛为我连续讲了三个小时,使我很受感动。另外,还有胡宗峰、马珂、王晓莉、袁西玲等老师以及省内外党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借此机会一并表示感谢。
陕西青年网:文艺作品一定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您的这部剧已经具备了这种“品相”,从选题到内容基本可以达到“既叫好又叫座”,能够体现主流意识和大众意识合一,您对此怎么评价。
杨军:《架桥者:海伦·斯诺》是一部红色题材舞台剧,在创作中要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作,尽量让故事能吸引人。当然,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是“文艺”而不是“历史”。文学叙事有其独特性,史实精神固然重要,但要直面市场,直面各种层次的受众,就应当遵循“文学叙事”的原则,讲求叙事的技巧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可以任意装扮。《人民日报》曾经就红色文艺作品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评价:“如一道道深刻的年轮,记录着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奋起的历史;如一面面鲜艳的旗帜,标示着人类意志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像一声声嘹亮的号角,激励着华夏儿女沿着民族复兴大道坚定地走向未来”。
陕西青年网:时代和人民呼唤新的文艺经典,希望您的这部剧能够早日取得成功。谢谢您!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情怀、有思想、有实力的演艺机构能够和我们联系,尽快将这部剧搬上舞台,让人民永远记住海伦·斯诺——这位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架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