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西安培华学院2023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爱心行动社”走进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开展以“宣讲、讲座、情景剧、知识竞赛、直播”等多种形式的结核知识宣讲,在调研和宣讲过程中探究基于基层肺结核知识的普及情况,与此同时,溯源革命岁月中薪火相传的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愈放时代芳华。
学思想领悟精神,担使命赓续奋斗
7月4日,西安培华学院举行了暑期三下乡出征仪式,在这个绽放青春的盛会中,爱心行动社的成员们满腔热情,意气风发,校领导为实践团队授旗,并宣布正式出征,队员们接过旗帜,昂首挺胸,齐喊口号,整装待发。
爱心行动社实践队以本次社会实践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学思践悟、践行知行合一、注重总结调研、聚焦成果转化、树牢底线意识。发扬“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以“求实”读万卷书,以“笃志”行万里路,珍惜本次社会实践机会,在实践中体验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防治结核齐努力 志愿有我健康行
结核病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重要指示。7月13伊始,爱心行动社实践队在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进行以“防治结核、志愿有我”为主题的理论宣讲活动。宣讲队员首先前往位于孙塬镇的秦艾企业孵化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有关艾草的知识,体验艾草灸疗,秦艾透灸仪,以及放置有艾绒的康养座椅。
此后,宣讲队员们在实践过程中有序开展“防范肺结核”的宣讲活动,宣讲人群主要面向中老年群体以及幼年儿童。通过“街头宣讲、知识竞赛、漫画手册讲解、抖音直播、情景剧展演、结核宣传片放映、康养操”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宣讲,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一天的总结汇报中,实践队成员们自主编排的结核情景剧——《滚蛋吧,结核“君”》受到了当地村民的广泛好评,生动形象,简洁明了。
在向当地村民普及肺结核知识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也更加加深了自身对肺结核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走进乡村,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就像河流中奔涌不息的活水,生生不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为基层群众送去温暖的曙光。
弘扬药王文化 传承中医根脉
伴随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医药文化内涵理念应不断顺应时代化、大众化的需求。7月17日,实践队在当地政府专人领导讲解下。分别参观了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幼读遗址,药王祠和药王先茔。在此期间,当地导游向团队成员分别介绍了各个地方的由来和民间流传的一些神奇事迹。
实践队员们步入药王幼读遗址。推门而入,依稀可见古时残留下来的陶器,瓦片,还有一棵高耸入云的古槐树。伴随工作人员的引导,来到药王先茔,也称药王墓。这里是他的埋骨之地,一生奉献于世间,最终魂归孙塬,香流故里,这正是他“忘我奉献,情系人间”精神的体现。沿途参观,带给实践队员们不尽的缅怀和无限的遐思,做为千百年来药王故里的历史见证,也给予青年人无限奋进的动力。
次日,爱心行动社队员一行11人来到孙思邈纪念馆参观学习。了解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参观药王三十余部著作,领略对中医药学的重大贡献,聆听了讲解员对于《千金方》进行了解读,在孙思邈雕像前一起领读《大医习业》,诵读《大医精诚》。
药王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文化的璀璨明珠,也是铜川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传承和发展药王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价值。
难忘峥嵘岁月 不变红色初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7月20日,爱心行动社实践队来到耀州区孙塬镇采访三位老党员,在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们与老党员促膝而坐,拉家常、谈变化、话发展、述初心。
“一生戎马壮心酬”的张万万爷爷,七年军旅生涯,两次营房建设,在军队严明的纪律和爱国爱党思想的日夜熏陶下,孕育的是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实践成员们共同阅读了《献给原62师师直耀县籍73年战友从军五十周年联谊聚会的歌》,重温战火年代慷慨激昂的情怀。“投身志愿服务,化身满天星火”的杨雄涛叔叔,致力于社会公益,多次组织社会实践,在他的寄语中,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如何处理“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如何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朴素情怀,勤恳一生”的张文举叔叔,退伍后,张爷爷生活清廉,作风朴素,为人低调,一桌一椅一床,粗茶淡饭便是每天的生活,始终如一的秉承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韶光不负,情怀依旧!党员们的赤诚情怀,沁润并感动着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实践团的成员们决心从老一辈党员同志接过担子、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走出新的辉煌与荣光。
学思践悟共奋斗 校企合作谋发展
7月21日,在孙塬镇秦艾企业孵化园举行了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基地挂牌仪式,院党委书记韩斌老师与秦艾企业总负责人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此次实践平台的搭建,不仅能为高校学生实践锻炼提供场所和切实的指导,又能发动广大青年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奉献诠释责任担当。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经过十几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收获满满,深入基层宣讲科学理论,贴近民风践悟药王文化,追忆红色厚植爱国情怀,深刻领悟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真谛,将继续秉承“研学振兴道路 紧系国情民生”的实践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增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热土,用青春唱响振兴之歌,用所学所悟为乡村振兴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