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三秦青年 经济 文化 生活 科教 婚嫁 体育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青联
魅力西咸
 
 
探寻地方特色非遗文化 西安培华学院暑期三下乡秦声新语社会实践队走进岐山县文化馆
来源:陕西青年网  作者:秦声新语 时间:2024-07-15 阅读: 85566
团队成员一致表示,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华民族传统“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推动“非遗”文化传承,​7月10日,西安培华学院暑期三下乡秦声新语社会实践队来到岐山县文旅局下属单位岐山县文化馆,跟随“非遗”文化专员冯军妮老师和负责“非遗”管理工作的于军丽老师,展开了一次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之旅。此次活动通过地方特色“非遗”座谈会、参观岐山县“非遗”文化陈列馆、与“非遗”老师深度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进一步提高了青年对“非遗”文化知识的了解,增强了青年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召开座谈会,聊人民“非遗”,悟生活美学

  活动伊始,秦声新语社会实践队与冯军妮老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座谈会上,冯军妮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组织“非遗”文化活动过程中,如何做到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的经历与感悟。冯老师认为了解人民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真实需求是首要任务,要深入社区、乡村,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从中汲取灵感。对于实践队提出的“非遗”文化如何走进青年人这一话题,冯老师谈到:“为了解决锣鼓队传承艺人年龄偏大的问题,岐山县文化馆在岐山高级中学以及职教中心建立锣鼓队,鼓励青年人去参加并传承发展锣鼓文化。”此次“非遗”座谈会,让实践队深入了解了如何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承“非遗”文化。

  走入陈列馆,探“非遗”瑰宝,赏文化韵味

  会后,成员们来到了岐山县文化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在陈列馆内,成员们仔细聆听了从事“非遗”工作管理的于军丽老师对岐山县“非遗”文化的详细介绍,包括岐山转鼓、岐山王氏皮影制作技艺、岐山油漆绘画工艺等多个省级“非遗”项目。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介绍,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岐山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深度对话“非遗”老师,解密“非遗”故事

  讲解结束后,秦声新语实践队就岐山县现有哪些传承下来的“非遗”技艺,对青年人传承“非遗”文化的有何建议等方面的内容与于军丽老师进行了交流。于老师指出,“‘非遗’文化实际上是剥离物质本身,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当代青年应该对非遗有细致的了解,记住先辈存在过的文化痕迹,接续历史,不忘初心。”

  通过参与此次“走进岐山县文化馆”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非遗”文化的海洋中遨游,不仅加深了对“非遗”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更意识到青年是“非遗”文化瑰宝的关键传承者,坚定了成员们为“非遗”文化传承贡献力量的决心。团队成员一致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华民族传统“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排版:邢硕洋

  文稿:陈梦洁

  审核:李雯、黄蓉、李阳

  团队:秦声新语小分队

版权声明:
*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受版权保护。
*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 因此,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
*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
*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
*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的注明。
*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金牌栏目推荐  
提供给学校和家庭,
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
谈治校之道,
论教育改革。
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
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
 
 
 
寻求报道
联系我们
公众号

扫一扫
及时获取新闻资讯

新闻热线
134-8810-4732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内容合作  |  商务合作  |  合作媒体矩阵  |  联系方式
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
陕ICP备15011396号-4
Copyright © 2010-2024 www.iyouth.com.cn 陕西青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