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定力的深层逻辑:超越商业的坐标系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一论断从根本上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政治地位。青年企业家要建立的“政治家眼光”,并非要求其参与政治活动,而是培养以下能力:
战略坐标系的重构
在全球化退潮与逆周期调控交织的当下,企业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周期同频共振。如宁德时代曾毓群将电池技术创新与“双碳战略”深度绑定,通过技术攻关使中国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突破60%;比亚迪王传福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窗口期,十年投入超千亿研发资金,终成全球电动车龙头。这些案例证明:企业战略只有嵌入国家发展坐标系,才能获得持续动能。
制度敏感性的培育
从“数据安全法”到“专精特新”政策,中国正经历系统性制度变迁。青年企业家需建立“政策解码能力”:字节跳动张一鸣在算法推荐领域主动设置“青少年模式”,既响应监管要求,又开辟新用户场景;微医廖杰远将互联网医疗与分级诊疗政策结合,构建起覆盖28省的数字化医联体网络。这种制度敏感性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风险预判的维度升级
在中美科技竞争常态化背景下,企业家需具备地缘政治风险研判能力。大疆创新汪韬在芯片供应链布局上采取“双轨制”,既保持与美国供应商合作,同时构建国产替代体系,在2024年芯片禁令中实现零断供。这启示青年企业家:政治定力本质上是风险管理的最高形态。
战略谋略的实践范式:在不确定中创造确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青年企业家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当代商业竞争已演变为“系统战”,需要多维度的战略设计:
价值网络的生态化布局
小米生态链模式证明:单一产品竞争已让位于生态协同。90后创业者孟醒创立的元气森林,通过构建“研发-生产-渠道”数字化闭环,将产品迭代周期压缩至45天,并孵化出外星人电解质水等爆款,其本质是通过重构价值网络创造结构性优势。
技术创新的链式突破
“卡脖子”领域需要战略耐心与系统思维。蓝箭航天张昌武采取“火箭发动机—可回收火箭—卫星星座”三步走策略,在马斯克星链计划压力下,成功实现朱雀二号甲烷火箭商业化发射。这种链式创新模式,将短期技术突破转化为长期战略优势。
组织进化的代际跨越
SHEIN许仰天通过“小单快反”模式,将传统服装行业12个月的生产周期缩短至7天,其背后是数字化中台与柔性供应链的深度耦合。青年企业家的战略优势,正体现在对传统产业逻辑的颠覆式重构。
韧性生长的底层密码:迷茫期的价值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这对迷茫期的青年企业家是定心丸。面对经济周期波动,需把握三个坚守维度:
核心能力的持续沉淀
寒武纪陈天石在AI芯片遭遇资本市场冷遇时,仍坚持每年投入营收的45%用于研发,终在类脑芯片领域实现突破。这印证了任正非“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箴言:迷茫期恰是能力沉淀的黄金窗口。
社会价值的锚点定位
美团王兴在社区团购争议中转型即时零售,通过30万“闪电仓”赋能小微商户,既规避政策风险,又创造300万就业岗位。这种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的实践,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根本保障。
代际使命的自觉承载
90后创业者徐正创办的每日优鲜,在生鲜电商洗牌期主动收缩战线,聚焦京津冀核心区域,通过冷链技术升级将损耗率控制在1.5%以下。这种战略定力背后,是对“守护中国餐桌安全”使命的坚守。
新时代坐标系下的角色跃迁
青年企业家正站在历史性拐点:既要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如中芯国际梁孟松团队突破7nm芯片工艺),也要担当“共同富裕的践行者”(如拼多多陈磊推动“农地云拼”助农模式),更要做好“文明对话的摆渡人”(如TikTok周受资搭建文化出海新通道)。这三重角色统一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的期待中。
在历史逻辑中书写青春答卷
当青年企业家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那些暂时的迷茫终将转化为前进的动能。正如张謇(jiǎn)百年前“实业救国”的呐喊,今天的创业者同样需要以政治家的格局谋发展,以战略家的韧性破困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