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青春陕西 小巷数据 文化 生活 大学圈 结婚易 科学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文稿
魅力西咸
 
 
西京学院学子深入调研陕西传统建筑 探寻文化遗产保护新方向​
来源:陕西青年榜样网  作者:西京学院会计学院 时间:2025-07-17 阅读: 980872
此次调研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也增强了他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

  本次调研活动是引导青年学子走出课堂、深入文化遗产保护一线的重要实践,是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是青年一代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创新思维、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通过实地调研与沉浸式体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让青年群体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的新生力量,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近日,西京学院会计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长安郭氏民宅、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南豆角村南城门村史馆及倪朋辉砖雕艺术馆,开展以"探寻古建文化,守护历史印记"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访谈,团队对陕西传统建筑的保护现状与文化价值进行了系统考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贡献青年智慧。

  在国家推进文化数字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陕西丰富的古建筑和非遗文化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双重挑战。传统技艺传承困难、建筑自然老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而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组织大学生开展实地调研,既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又能促进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同时培养青年人才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

  探访古建:记录历史印记

  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团队详细考察了古建筑群的整体保护情况,重点关注砖雕、瓦当等建筑构件的保存状态。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受自然风化及环境因素影响,部分传统纹样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亟需系统性的保护措施。

  南豆角村南城门村史馆的夯土城墙展现了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特色,但长期暴露在外的墙体面临着雨水侵蚀的威胁。团队通过实地观察,记录了城墙的保存状况。团队成员也在和当地老人的对话中感受到了古建筑中流淌的深厚历史底蕴。

  在长安郭氏民宅,团队考察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与结构特点,并与当地文化工作者探讨了如何通过现代手段提升公众对古建筑的认知与保护意识。

  对话非遗:传承工匠精神

  倪朋辉砖雕艺术馆是此次调研的重点之一,艺术馆内,非遗传承人为团队演示了传统砖雕拓印的流程。从刷胶、铺纸、洒水、扫平、捶打、上墨、起纸 ,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在她的指导下,队员们拿起砖雕,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砖雕拓印创作体验。

  "看似简单的纹样,实际操作起来才知道有多难。"参与体验的队员表示。在拓印"马车"字纹样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力道把控的重要性——用力过猛容易崩边,力度不足又难以成形。经过反复尝试,虽然作品略显粗糙,但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处女作"爱不释手。

  体验结束后,团队与师傅就技艺传承展开深入交流。艺术馆目前采取"工作室+传习所"的模式,既承接传统建筑修复工程,也开展研学体验活动。倪师傅说"让年轻人亲手尝试,是最好的传承方式。"。团队建议可以开发适合初学者的体验套装,并制作标准化教学视频,让更多人能够接触这项传统技艺。

  建言献策:探索保护新路径

  调研结束后,团队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对砖雕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提出了多项建议。队员们认为,创新传承方式、激发年轻群体兴趣是当务之急。"可以通过开发体验课程、制作短视频等形式,让传统技艺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负责宣传的张振尧说道。此外,团队还建议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技艺传承人、高校专家与企业力量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路径。

  在具体实施层面,团队提出了"三步走"计划:首先建立数字化档案保存技艺精髓,其次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体验项目扩大受众群体,最后通过文创产品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指导老师王婷总结道"我们希望这些建议能为非遗传承提供新思路。"。

  传播文化: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范式

  为扩大调研成果的影响力,团队准备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记录视频、软文及推广Viog,并计划在校内举办分享会,向师生传递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队员张振尧表示"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唤起更多人对文化遗产的关注。"。

  此次调研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也增强了他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古建筑保护议题,为传承历史文脉贡献青春力量。

  心得感悟:在砖石间触摸文明的温度

  杨曼丹露:从“静态标本”到“活态传承”,亲手触摸古建筑的木构、砖瓦,才发现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载体,更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比如榫卯结构的精巧、排水系统的实用,这些细节让“保护”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对前人生活方式的尊重。此次实践让我跳出“非古即新”的对立思维,转而理解建筑是承载人类文明的“生命体”——保护古建是守护根脉,创新新筑是延续未来,而连接两者的,正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魏梓豪:从"技艺观摩"到"匠心体悟",当刻刀在砖坯上留下第一道刻痕时,我才真正理解非遗传承的深层意义——那些看似简单的纹样背后,是匠人千百次练习沉淀的肌肉记忆,是"毫厘之间见功夫"的极致追求。这次实践打破了"传统等于陈旧"的刻板印象,让我认识到非遗技艺是流动的智慧结晶——保护传统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古老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生;创新传承不是颠覆技艺,而是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正是这种对匠心的敬畏与对创新的包容。

  刘怡静:在关中民俗博物院,青砖灰瓦间藏着岁月的密码。触摸着斑驳的门楼木雕,那缠枝莲纹仍透着当年的精巧;驻足四合院的天井,光影在青砖上移动,仿佛看见往昔族人围坐的光景。讲解员说,这些从关中各地迁建的老宅,曾是寻常人家的烟火场。飞檐翘角里藏着老陕的生活哲学,砖雕石刻中凝着对安稳日子的向往。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明白,古建筑不只是砖瓦堆砌,更是活着的历史,承载着一方水土的集体记忆。

  贾博涵:指尖抚过古建斑驳的砖瓦,指尖的触感仿佛在诉说着百年风雨的故事,那些雕花窗棂里,藏着前人的匠心与生活的温度。抬眼望向身旁拔地而起的新筑,利落的线条与通透的玻璃幕墙,又勾勒出时代向前的蓬勃力量。这次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古建是文明的锚点,新筑是发展的注脚,二者并非割裂,而是在时空里完成一场温柔的接力——用传统滋养创新,以创新守护传统,这便是城市文脉生生不息的密码。

  张振尧: 古建与新筑并肩而立,青砖斑驳的老宅墙根,还留着当年夯土的纹路;不远处新楼的玻璃幕墙上,恰好映出对面飞檐的剪影,像幅流动的古今叠影画。触摸老宅的木门,指腹能感受到榫卯拼接的细密;新建筑的钢结构骨架里,竟藏着仿斗拱的力学巧思。原来这里的新与旧从不是对立——就像沣河边的古桥与新桥,都在载着人往前行。这让我悟到:真正的传承从不是把老物件供起来,而是让古人的智慧钻进今天的生活里,让每块老砖都能听见新日子的脚步声。

  侯怡飞:曾以为古建只是凝固的历史切片,亲手丈量飞檐斗拱、摩挲青砖黛瓦时,才读懂榫卯咬合的巧思、排水暗渠的精妙。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让我懂得保护不是封存,而是对话文明;传承亦非复刻,唯有敬畏与热爱,方能让古建焕发新生。

  王悦凝:眼前的一砖一瓦、一檐一角,并非冰冷展品,而是关中百姓世代生活的真实场域。沉稳的青砖灰瓦堆砌着对根基的执着,飞扬的檐角暗含对兴旺的期盼,精妙的砖雕石刻镌刻着对平安静好的向往。此行让我深切领悟,这些古建筑远不止物质堆叠,它们是凝固的时光,是活着的史书,沉甸甸承载着这片水土滋养出的烟火气息、生活智慧与集体记忆。它们无声矗立,却比文字更生动地讲述着先民如何用心构筑家园,在平凡中沉淀生命的哲学。

  施雅婷:投身古新建筑实践,如同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于古建修复现场,触摸岁月打磨的砖石,领会榫卯结构对稳固与和谐的追求,那是先辈智慧的沉淀,需我们心怀敬畏地守护。而在新建筑创作时,不能割裂与传统的纽带,要从传统美学、空间布局中汲取灵感,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材料与设计理念。例如在一些古镇改造项目里,保留古街肌理,用新型环保材料替换腐朽木梁,既延续古朴风貌,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这一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只有在传承中创新,于创新里坚守,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才能让建筑在时代浪潮里既留住历史的温度,又展现蓬勃的生命力 ,为城市与生活构筑起承载记忆、面向未来的空间。

  施雅雯:踏过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门槛,青灰色的砖墙便将我们拥入一场关于时光的盛宴。古建新筑的实践,在这里有了最鲜活的注脚。博物院里新筑的展陈空间:玻璃展柜与夯土墙相映成趣,现代灯光柔和地照亮古老的木雕,既让文物得到妥帖保护,又让参观者能清晰触摸到历史的纹路。这让我们懂得,古建新筑的融合,从不是让新与旧对立,而是像博物院里那些被精心修复的老宅一样——既要用现代技术加固松动的梁柱,更要小心翼翼保留每一道岁月刻下的裂痕。

  主送单位:西京学院会计学院古建新筑实践团

版权声明:
*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受版权保护。
*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 因此,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
*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
*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
*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的注明。
*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金牌栏目推荐  
提供给学校和家庭,
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
谈治校之道,
论教育改革。
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
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
 
 
 
关于我们  |  内容合作  |  商务合作  |  合作媒体矩阵  |  联系方式
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
陕ICP备15011396号-4
Copyright © 2010-2025 www.iyouth.com.cn 陕西青年榜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