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青春陕西 小巷数据 文化 生活 大学圈 结婚易 科学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文稿
魅力西咸
 
 
西北工业大学“行疆筑梦”实践队:以青春之力赴边疆之约 用实干担当绘筑梦画卷
来源:陕西青年榜样网  作者:西北工业大学 时间:2025-07-26 阅读: 86561
霍尔果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西北工业大学“行疆筑梦”实践队走进霍尔果斯——这座蒙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的中哈边境重镇。在这里,实践队员们穿梭于国门内外,对话非遗传承人,探访戍边卫士,回溯屯垦历史,用脚步丈量边疆大地,以心灵感悟家国情怀,在为期数日的实践中,谱写了一曲青春与使命交织的动人乐章。

  观国门风华,感开放脉搏:见证“一带一路”的边疆答卷

  霍尔果斯作为新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开放与合作的印记。实践队首站便聚焦这座城市的“门面”——国门与跨境贸易平台,触摸国家对外开放的强劲脉搏。气势恢宏的第六代新国门矗立在边境线上,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通关枢纽,这里处处彰显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繁荣。

  穿过新国门,队员们踏上中哈连接通道,一步跨越两国边界。边境线既是领土主权的明确划分,更是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起点。通道两侧,中哈两国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交相辉映,商店里陈列着哈萨克斯坦的巧克力,中国的电子产品等,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意。

  在第五代国门及配套展览馆,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长卷缓缓展开。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队驿站,到近代的边境哨所,再到如今的国际化口岸,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诉说着霍尔果斯的蜕变。从“驼队经过”到“货通天下”,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每一代国门的升级,都是国家实力与开放决心的生动注脚。

  中亚博览会的展厅内,多元文化的碰撞更令人目不暇接。课本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这里变成了鲜活的现实,霍尔果斯就像一座桥梁,让不同国家的机遇与需求在这里对接。”

  寻非遗根脉,传红色基因:在文化传承中筑牢共同体意识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更是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实践队深入霍尔果斯市嘎善村,在非遗传承与红色教育的交融中,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

  清晨,嘎善村开展升旗仪式,实践队队员们自觉加入队列,与村民一同高唱国歌,朝阳下,国旗的红色与每个人脸上的庄重神情相映,成为嘎善村一天中最动人的开篇。

  村史馆内,村干部圆老师的讲解带着大家穿越时空。“嘎善”在锡伯语中意为“村庄”,这座以锡伯族为主体的村落,保留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展板上,从早期到现代的安居工程,从多民族共居的老照片到如今的村规民约,清晰展现了村庄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历程。“我们村的水渠是汉族师傅带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村民一起修的,学校的教室是各民族捐款建的,”圆老师的话让队员们明白,民族团结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国家级非遗锡伯族刺绣传承人郭小荣的工作室,实践队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精美绣品,每一件都色彩艳丽、针脚细密。队员们尝试着穿针引线,笨拙的动作引来阵阵笑声,而这份亲手实践的体验,让大家对“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生活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拜访鸳鸯琴制作传承人孔玉崇时,队员们被这位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深深打动。老人的工作室里,百余把琴整齐排列,琴身的雕花精致典雅,琴弦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我年轻时受小学校长资助,才得以学习琴艺,后来当了老师,就想着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孔玉崇说,为了提升琴的音质,他自学物理、数学知识,反复试验木材配比与琴弦张力,甚至远赴内地请教专家。老人的坚守与豁达,让队员们看到了非遗传承背后的精神力量。

  三航筑梦润童心,校地共话发展篇:用知识与协作连接边疆未来

  教育是点燃希望的火种,合作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实践队将西北工业大学的“三航”特色与边疆需求相结合,既为孩子们播撒科学梦想,也为校地合作探寻路径。

  7月8日,“三航筑梦·共同体同心”红领巾课堂分别走进丝路社区与卡拉苏社区,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科学盛宴”。实践队员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母校在航空、航天、航海领域的成就:从ARJ-21客机翱翔蓝天,到运-20“鲲鹏”驰援海外,再到歼-10战机守护领空,一个个“国之重器”的故事让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最令人动容的是“协作”主题环节:队员们以三航工程为例,讲述不同民族科研工作者共同攻关的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折纸飞机、写祝福卡片、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互动环节中,不同民族的孩子围在一起,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笑声交织。一位哈萨克族小姑娘跳起民族舞蹈,小朋友跟着节奏拍手,队员们也加入其中,小小的活动室里,成了民族团结的欢乐海洋。

  课堂结束后,实践队马不停蹄走进霍尔果斯市文旅局,围绕非遗传承、校地合作等议题展开座谈。针对口岸通行证办理效率问题,队员们提出的“电子通行证”等建议得到详细回应;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这座边境城市的发展需要依托贸易优势,更要挖掘文化潜力,而校地合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桥梁。

  访戍边卫士,悟坚守初心:在界碑与警徽间传承爱国精神

  “祖国需要有人守,我们不守,总会有人来守。”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实践队在探访戍边一线时听到的最震撼的誓言。7月9日,实践队开展以“青春之力践使命,戍边精神永传承”为主题的活动,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坚守”二字的千钧重量。

  上午,国门2号边境警务站的沙盘前,站长首先为队员们讲解巡逻路线警务站的整体结构布局,警务站职责等,让队员们对警务站的工作有了全面且清晰的认识。随后开展“青春对话戍边魂”座谈会,战士们的故事令人热泪盈眶。一位“疆三代”民警的讲述令人印象深刻:“爷爷是50年代的屯垦兵,爸爸守了一辈子边防,我从小就觉得,这里的每寸土地都和我们家有关。”

  跟随民警踏上边境线体验巡逻时,队员们才真正体会到“艰辛”的含义。烈日下,地表热浪滚滚,脚下的石子硌得生疼,没走多久便汗流浃背。“他们守护的不仅是一条线,更是身后无数个安稳的家。”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同走边境线让大家真切地体会到了戍边工作的不易,也更加敬佩这些默默奉献的戍边英雄。

  下午的霍尔果斯市武装部参观,让队员们看到了戍边生活的另一面。庄严肃穆的营区里,会议室的荣誉锦旗记录着“抗洪抢险”“维稳处突”的功绩,书房里书籍整齐排列,健身房的器材锃亮如新。“官兵们既要练强本领,也要学好理论,”工作人员介绍道,“每周的学习会、每月的体能考核,都是为了随时能上战场。”宿舍里叠成“豆腐块”的被子,细节中彰显着部队的严明纪律与人文关怀。

  最庄严的时刻当属324(1)号界碑描红仪式。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用红色颜料仔细为界碑上的文字与数字描红,每一笔都格外郑重。阳光照耀下,界碑的红色愈发鲜艳,仿佛是戍边英雄们流淌的热血。“这不仅是在描红文字,更是在为我们的爱国情怀上色。”描红结束后,队员们再次望向边境线,那些曾经在地图上冰冷的线条,此刻已化为心中滚烫的责任。

  溯屯垦历史,承奋斗精神:从老兵故事到产业振兴的边疆新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奋斗是最动人的传承。7月10日,实践队走进62团金边博物馆与农业科技产业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边疆发展的动力源泉。

  金边博物馆的展厅里,“伊塔事件”的史料陈列令人心情沉重。20世纪60年代,面对边境动荡,“三代”(代耕、代牧、代管)人员挺身而出,守护了国家领土与群众财产。馆内的军垦工具展区,锈迹斑斑的坎土曼、油灯、地窝子模型,诉说着早期屯垦战士“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边疆”的艰辛。从住地窝子到盖砖瓦房,从靠天吃饭到节水灌溉,团场的发展轨迹印证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内涵。

  来到99岁的退役老兵张炤家中,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温暖而有力。老人虽听力减退,但谈及往事眼神明亮:“1942年我随远征军赴印度抗战,后来参与新疆和平起义,就再也没离开过这片土地。”他讲述着与各族战友开垦荒地、修建水渠的故事,“那时没有机械,全靠手挖肩扛,汉族同志教我们种水稻,维吾尔族同志教我们挖坎儿井,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就像一家人。”临别时,老人紧紧握住队员的手:“青年要不怕吃苦,敢闯敢拼,国家才会越来越强。”朴实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深受触动。

  农业科技产业园的现代景象,则展现了边疆发展的新活力。“霍尔果斯柿”挂满枝头,樱桃番茄色泽鲜亮,工作人员正通过监控监测土壤湿度与光照。园区负责人介绍,产业园采用“科研+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多民族群众就业,“去年亩产收益比传统作物翻了三倍,各族农户的积极性可高了。”队员们品尝着刚采摘的番茄,酸甜的滋味里,尝到的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希望。

  行疆之路不止步,筑梦之心永滚烫。从国门的开放繁荣到非遗的薪火相传,从红领巾课堂的欢声笑语到戍边一线的默默坚守,西北工业大学“行疆筑梦”实践队在霍尔果斯的每一天都充满感动与收获。队员们不仅见证了边疆的发展成就,更深刻理解了“民族团结”“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重量。

  实践虽已结束,但青春的使命仍在延续。正如队员们在总结会上所说:“霍尔果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各民族的团结与协作是前进的动力。”未来,“行疆筑梦”的脚步将继续前行,用知识、热情与担当,为边疆的明天贡献更多青春力量,让奋斗的足迹永远镌刻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图文:“行疆筑梦”实践队

审稿:程姣姣

审核:张莹

版权声明:
*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受版权保护。
*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 因此,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
*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
*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
*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的注明。
*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金牌栏目推荐  
提供给学校和家庭,
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
谈治校之道,
论教育改革。
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
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
 
 
 
关于我们  |  内容合作  |  商务合作  |  合作媒体矩阵  |  联系方式
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
陕ICP备15011396号-4
Copyright © 2010-2025 www.iyouth.com.cn 陕西青年榜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