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 青联 观点 经济 创业 文化
婚嫁 青年 科教 生活 律师 安全 西咸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杨鹏:把更多金融资源引入科研市场
陕西青年网/陕西省青科协/2024-06-14/ 67909次阅读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存在着试错成本,所以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通畅的融资渠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备条件。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及其发展任务。他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牢牢把握这一首要任务,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总书记特别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同样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他要求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那么,如何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如何运用新质生产力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为全面展现协会会员在各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成果及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即日起,协会联合陕西网共同打造“新质生产力大家谈”系列访谈栏目。邀请政府有关人员、各行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科技企业工作者及企业代表等进行对话。旨在以访谈者的多元视角,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探讨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杨鹏团队自主发展并建立了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体系,实现了蛋白质在材料表界面处的可控聚集与界面粘附。此类体系绿色、低成本地实现了蛋白质分子向蛋白质材料的规模化转变,可在各类材料表面构筑结构可控、可设计、可重复、具有良好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无色透明蛋白质基涂层,实现了对于有机高分子、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表界面性能的精准调控,依托上述基础研究成果,杨鹏团队在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绿色包装、食品保鲜、智能织物等领域取得了关键技术和应用突破。

  “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之间的交互。在我看来,从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打通最后一步是关键所在。”专注于科研领域多年,在杨鹏看来,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生产线走向市场,才算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走向新质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

  眼下,大江南北聚焦聚力新质生产力。究竟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创新成果要如何转化成为新质生产力?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还需如何发力……关于这些问题,身处科技创新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杨鹏,有自己的解读。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基础研究很重要,如果要量化,基础研究占99%,有时候大家觉得走完这99%,剩下的就很容易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往往就最后那1%才是最难的,很多科技成果正是终止在了最后这一步。”对于同时拥有科研工作者与企业家“双重身份”的杨鹏而言,他深知从实验室走到市场这一步,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有多难。而恰恰这一步,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么,成果转化进入市场才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

  在杨鹏看来,科技创新成果能否成为新质生产力,不只是特定技术,也不是特定产业,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成果能否进入市场,推动产业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立足全局,更要与地区环境相适配,将区域优势最大化。当前,陕西正处在跨越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如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深耕科研领域多年,在杨鹏看来,陕西科教资源丰富、政策环境优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势明显。

  “陕西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教实力雄厚,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杨鹏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在于创新,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陕西高校云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人才支撑。

  区位空间方面,陕西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在杨鹏看来,这种地理位置使得陕西能够充分吸收和借鉴东部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发展成果辐射到西部地区,带动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

  “以西安为中心,关中、渭北区域还有广阔的空间优势,能够满足企业成长的多样化需求,可以为企业提供厂房、生产线等便利。”杨鹏认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能落地的空间承载能力和区位优势,而陕西在空间布局方面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政策保障方面,杨鹏表示,借助秦创原、双中心、三项改革等政策叠加优势,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更是大有可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持,陕西科技创新成果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为助力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成为新质生产力,陕西更是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

  以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为例,作为陕西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重要抓手,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将科学家与工程师联结在一起,既攻克了企业在产品研发中的基础前沿问题,又培育一批创新性强、成熟度高、具备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成果。

  “工程师了解市场需求,科学家重技术研究,双方思路互通,再加上一定的资金支持,就是一个完整循环,就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去完善技术研究,从而让产品性能持续优化,符合市场需求。”在杨鹏看来,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将前端工作与后端产品有效连接,打通了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的重要通道,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了后劲。

  杨鹏表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条赛道上,无论是本身积淀也好,政策引领也好,陕西正在厚积薄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存在着试错成本,所以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通畅的融资渠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备条件。

  在杨鹏看来,科技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且长期的资金投入,并且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很多投资人并没有足够耐心等待这个过程完成,这也正是很多初创型企业走不到最后一步的重要原因。

  因此,杨鹏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改变投资认知,优化投资环境,利用资本市场这一“源头活水”,搅动科研市场,把更多金融资源地引入到陕西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此外,应建立政策落实机制,确保一揽子扶持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效,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支持。

 :陕西省青科协联合省青企协开展送清凉活动
 :关于征集2024年度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的通知
最新发布
029 - 84234562
Copyright © 2024 www.iyout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1139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