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三秦青年 经济 文化 生活 科教 婚嫁 体育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青联
魅力西咸
 
 
中华“茶魂”丁文 让陕茶飞越秦岭
来源:陕西青年网  作者:朴门商学 时间:2020-06-27 阅读: 56938
面对等身著作和业内人士的赞誉,丁文却别有一番感触:“茶是神圣的灵物,可以爱慕,绝不能亵渎。”这也许就是他常年精心修练、笔耕不辍的奥秘。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徒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

——明 陆少珩

茶道是不是起源于中国,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成为问题。但就是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很大一部分茶人及学者眼中,却曾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丁文先生就是活跃于这个时代,笔就是他的风帆,字就是他的犁铧,他从普通的文化工作者转型杀入茶文化的领域,横刀长剑,著作等身,以字为犁,屡建丰碑。本期《美丽陕西茶故事》我们走近这位在陕茶文化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在我眼里,他就是陕茶文化的一座山,无人能跨越。

时间翻转至79年前,一个啼哭的生命为一户安康茶乡人家带来了希望。谁也不曾想到,在往后的几十年中,他擎起了陕茶文化的火炬。

“父亲给我取名‘阙庭恕’。难己难人也难写。我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丁文。”近八十高龄的丁文先生,淡淡的说道,“为什么叫丁文呢?因为我这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当教师,第二个当文化人。我这一生经历很简单,12个字可以概括‘传道授业解惑,读书教书著书’。”

在近八十载的人生旅途中,著名茶文化专家丁文以茶为乐,以茶为思,遍阅茶史,深入生活发掘考证,十数载编写完成了“丁文茶文化系列”10多部400余万字,还原了中华 “茶魂”,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重放浓墨异彩。正因为此,陕西知名作家陈长吟在《安康史话》里对丁文先生有这样的评价:“外表上,他像个礼仪书生,目光睿智,口语清晰精练,待人接物客气周全。可在创作上,他更像个农夫,从来不盛气凌人,不追求虚名浮利,只图生产出更多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付与后来人。”

“未曾见驾辕的好马上坡往后退,红缨长鞭不用甩,他虎虎扬神威;只曾见磨坊间老牛背负千斤索,虽然蒙布罩双眼,他照样往前推!攀不尽的万仞山,轮轮又回回;烧不尽的灯捻子,明月为我醉。攥紧拳头铮铮响,何畏心儿碎; 捂住流血伤口口,九死不悔!”2002年12月16日,安康籍词作家李慈印先生被丁文的精神和业绩所感动,用“老牛”的具象形容塑造了茶业文化领域默默耕耘的“丁文现象”

启蒙“茶市” 弘扬茶文化

丁文生长在做茶生意持家的茶人之家。儿时的丁文,印象最深的是,每逢新茶上市时节,家门前摆着方桌,桌上放一特大茶壶和一摞茶碗,煮茶饮四方行人。屋里地上摊着茶,包里装着茶,板楼上堆着茶。进进出出屋里的,不是买茶的山外客,就是卖茶的本地农民。他们脑子里想的是茶,言谈话语里不离茶。正如其所言,“骚动于母腹之时,我已饱闻了茶之芳香,呱呱坠地来到了茶的世界,此后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丁文说,他家紫阳洄水处于古老的产茶区,洄水镇有着3000多年茶叶种植史,贡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他家所在的洄水街就是远近闻名的茶市。三日一集,农历三、六、九为集日,俗称“逢场”,茶农逛集也叫“赶场”。每逢集日,茶农的行装在头一天打点停当,鸡没叫便穿裤子起床造饭,鸡叫三遍时急匆匆上路。站在集镇,向四面蛲,以集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大道小路上的茶人披星戴月,从四面八方赶来,构成山区夜晚一道独特的风景。

山高,水急,路远,待茶农赶到集市时,已是中午,也应了老一辈的“日中为市”一说。茶农们背着背笼、挎着篮子、挑着担子、拎着包袱“如蚂蚁牵线,络绎不绝”。那情景,是陕南集市一幅富有诗意的美好图画:人声鼎沸,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南腔北调,捅袖捏手,讨价还价,拍板过秤,争分论毫。午后,人流退潮,茶农们的背笼里、篮子里、褡裢里装上了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布匹糖酒、香表灯草。暮色降临,茶商们盘点赢利和喜悦,茶农们连夜走数十里山路赶回家。此时,集市四周的山上亮着火把,连成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火龙,陕南山区的此时此景,曾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住脚……

陕南的茶,在岩石缝隙扎根生长,然后是被采摘、被揉搓、被烘烤、被碾压、被冲泡,成为人们的杯中物,出了名品。泡过的茶叶用作填枕头芯子,或洗刷创面,或燃烧熏蚊虫,或弃于粪堆做肥料。一片片茶叶,因其“经受了九灾八难,方才有别于一般绿叶,而倍受珍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就是茶的精神、茶人的精神,也是茶文化人的精神。”丁文说。

情系茶乡 禅悟断舍离

紫阳洄水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这里山绿,天蓝,水清,年轻的姑娘小伙子汲了这方水土之灵气,也生得特灵秀。生长在这里的茶,也是别具一格,富有天然的物性、灵气和皇家风雅。

出生在这里的丁文,一直把茶作为他生活的“密友”。对茶的挚爱,是他幼年就萌生的情结;知事后,在袅袅茶烟中,茶陪他度过了大半生宁静的岁月。丁文说,“我年幼时常常目睹家乡喧闹鼎沸的茶市,15岁时考上安康师范,从家步行到安康的学校需要3天,能减下的行装都放下了,唯独一大包的家乡茶,简直等同于百姓生活中的米和盐,是无论如何也要带上的,须臾不可或缺。”

岁月不断流逝,故乡那道古老而耐人回味的风景线和茶的故事,却在丁文的记忆里愈见清晰、深远,愈发联想、触情,愈能感人、动人。丁文感慨地说:“茶在岩石缝隙中能够傲然生长,茶叶承载风露才显卓越,博得世人珍视。而茶的醇厚平和,足以让心性浮躁之人安稳下来。”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政治运动”,被打成“小邓拓”的丁文,“只要想起家乡的茶,品一品茶的清香,就能平衡自己的心境,使几近崩溃的心得以平静”。

正是茶给他的启蒙和心性历练,使他后来能够在茶学研究的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十七八个年头,早起晚睡,日复一日,笔耕不休,时常是“案上卢仝碗,灯下陆羽经”,一步一步朝他既定的“文章一千万,付与后来人”的目标迈进。

校正“倾斜” 耕耘草木间

上世纪90年代初,茶文化界还比较冷清,茶学研究道路上的跋涉者寥寥。

彼时,丁文还在从事文学创作,已有《笑看人生》、《夜半不速客》、《安康艺文大观》、《神医华佗》等作品问世。后来,他逐渐发现,中国不稀缺文学著作,但能够潜心创作茶文化专著的人却很少。1992年初,丁文从儿时起对茶的挚爱与他喜欢新事物、富有挑战的潜在激情和性格一拍即合,朦胧中产生了把研究的重心转移到茶学上来的想法。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带着思想的犁铧,去开拓另一片文化的处女地,以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刚涉入茶学,他痛惜地感叹:国人知茶而不知茶道;知日本茶道声名远扬,而不知中国茶道源远流长。作为茶道的发源国家,如此优雅、精致、内涵丰富的文化瑰宝怎能遭受冷落?陕南茶,乃至中国茶,怎会渐弃历史的辉煌?已是不惑之年的丁文下决心将“茶道”作为专门课题研究,将茶文化作为他的开拓地。他每天在书房里端坐五六个小时,几乎没有完整地享受一次法定的节假日,最初的成果是写出《中国茶道》,被茶学名家赞誉为中国第一部茶道学专著,茶道学的“经典之作”、“开山之作”。后来,他又陆续出版了《大唐茶文化》、《茶乘》、《陆羽大传》、《茶魂》、《陕西茶史》、《陕西茶文化》、《中华茶典》、《茶神情史》、《唐代茶诗》、《紫阳问茶》等茶书,共10多部400多万字,被业界赞誉为中国“茶魂”,丁文也成为中国著原创性茶文化专著最多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打开新的视窗,展开新的话题,囊括新的探索,真不愧为茶文化的系列开山作,其中《大唐茶文化》是中国茶史断代研究的力作,《茶乘》将茶道学的研究提升到更高层次,《陆羽大传》被誉为“具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茶魂》荟萃陆羽研究的最新成果,堪称“陆学”研究的扛鼎之作,《中国茶典》以120万字的规模拓宽了茶文化研究的话题……

这些骄人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丁文在中外茶学界的学术地位。湖北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茶文化专家欧阳勋先生评价: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坛,丁文当是茶界无人不知的一位著名的茶文化专家。陕西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说:“丁文先生以个人微薄的力量和自己半生的年华,竭尽全力校正了中国文化一种久远的倾斜。”陕西省原副省长王寿森在 《打开一座艺术宝库》中,也对丁文在茶文化上的聪明睿智作了高度评价,文学界和茶学界业内人士称丁文为 “高产作家”、“文章快手”、“金州鬼才”。

面对等身著作和业内人士的赞誉,丁文却别有一番感触:“茶是神圣的灵物,可以爱慕,绝不能亵渎。”这也许就是他常年精心修练、笔耕不辍的奥秘。

版权声明:
*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受版权保护。
*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 因此,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
*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
*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
*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的注明。
*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金牌栏目推荐  
提供给学校和家庭,
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
谈治校之道,
论教育改革。
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
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
 
 
 
寻求报道
联系我们
公众号

扫一扫
及时获取新闻资讯

新闻热线
134-8810-4732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内容合作  |  商务合作  |  合作媒体矩阵  |  联系方式
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
陕ICP备15011396号-4
Copyright © 2010-2024 www.iyouth.com.cn 陕西青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