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高考前夕,陕西省某市一高一学生跳桥落水死亡,从事发后调取的监控看到,孩子一个人走出校门走上泾河大桥,三天后再公安部门和民间救援队伍的连续寻找下,在下游某处找到尸体。近年来青少年寻短见身亡的事件频频出现,2023年贵州以16岁学生服毒身亡、同年成都一中学生在校自缢身亡,最令人心痛的是江西小学生阳阳在开学第一天自行坠楼、曾留下遗书““撑不下去了”的字迹,并称自己是个“无药可救”的孩子”这样的内容,2022年4月长春市15岁女生傍晚跳楼轻生,2022年9月临澧一中高一两名男生凌晨因学业压力大跳楼身亡,2022年11月30日哈尔滨高二男生留纸条称太累了跳楼身亡,2023年4月4日张家界天门山4名年年轻人留下遗书,先服毒后跳崖自杀。这还只是新闻媒体报道了,还有许多各种原因没有报道不被社会公众知道的。
这些悲剧事件让人揪心之痛,一个年轻的生命意外离去是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永远难以弥合的伤口。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青少年正是风华正茂、豆蔻年华的时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降低青少年抑郁率和减少自杀数,是当前刻不容缓需解决的问题。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没有成熟的控制情绪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不能够理性的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有研究显示,在面对恐惧时,青少年更容易感受到压力,而缓解压力的渠道太少或者没有。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里指到, 77%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中出现抑郁,69%的学生患者在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排第三的是53.91%的学生患者在学业压力上出现抑郁。可见,学生出现抑郁的主要问题排名前三的是“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学业压力”。长久的处于高压力状态下,青少年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和美好,从而选择逃避问题,排解渠道狭窄和心智没有成熟,就容易选择走极端。
根据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显示,通过大量临床深度心理干预总结经验,精神心理方面的病症的主要根源是患者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不断自我否定所导致的。有一部分人,他们表面上看热情、阳光、健康爱笑,但是内心极度压抑,这种反而更容易在不特定的时间地点受到刺激后走向极端,自残或者自杀。
青少年寻短见的悲剧,是全社会的悲痛,足以让所有父母、学校都吸取教训,可以说是惨痛的教训。建立健全初高中学生精神心理辅导机制,防范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引发的悲剧事件发生。
第一,学校加强和父母们的联系,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作业和成绩上。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让父母也称为一个“学生”,学习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里孩子相处。让父母们要有意识地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避免总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让孩子愿意对家长打开心门,遇事及时求助。
第二,在儿童、青少年成长时期,是家校联合引导孩子增强抗压能力、塑造高逆商的最佳时期,
现如今社会高度竞争且激烈,很多父母和老师很容易被周围的焦虑、内卷气氛所影响,盲目甚至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必须意识到,一个人当下的学习成绩跟他们以后能不能获得真正成功、幸福的相关性并不绝对。相反,他们能不能在成长时期建立起坚强的意志、真正的自信、有良好的抗压能力,这才是一个人以后能否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更关键因素。
第三,学校设定心理辅导课程和活动设置迫在眉睫,不能浮于表面,而必须落于实处,学校要及时发现已经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孩子。教育部曾经发文已经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中,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希望各学校不但要严格落实这项措施,并且深入地、系统性、常态化的地进行下去。
本文中提到陕西省某县级市高中生在初夏六月结束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不是第一起,也绝不可能是最后一起。希望这一起又一起的悲剧能唤醒我们觉察意识,唤醒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真正重视。出台规定,设置科学的心理精神的课程,早发现早排除,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池萬隆,西安人,九三学社社员,长期从事非公经济理论研究,曾发表经济类论文和社科文章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