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青春陕西 小巷数据 文化 生活 大学圈 结婚易 科学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文稿
魅力西咸
 
 
非遗新声 探访黄土高原上的千年弦音:陕北说书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来源:陕西青年榜样网  作者:延安大学 时间:2025-05-08 阅读: 67880
在子长市高台乡的黄米山村,陕北说书正以轻盈的姿态跃入时代浪潮。

  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高台乡黄米山村,一曲悠扬的弦音穿越黄土沟壑,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里是陕北说书的根脉之地,古老的非遗艺术正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碰撞出独特的火花。延安大学学生团队以"圣弦新说,书响山河"项目为机遇,探索着陕北说书发展新路径。

  陕北说书,以三弦为伴、木板击节,用质朴的方言唱尽人间百态。其独特的“九腔十八调”不仅是黄土高原的声音符号,更承载着陕北人的情感与记忆。近年来,当地非遗传承人与青年力量携手,将传统曲目融入时代主题,创作出多篇新唱词。从田间地头的农耕智慧到电商助农的鲜活场景,古老的曲调被赋予新内涵,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纽带。

  在黄米山村,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直播”正在上演。三弦声中,地道的中药材产品被娓娓道来,观众既能感受非遗魅力,也能透过屏幕触摸黄土高原的物产之美。通过“说书+直播”的创新模式,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非遗技艺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而是激活乡村经济的“金钥匙”。

  剪纸的纹样、农民画的色彩,化作“说书小娃”系列文创,传统艺术以现代设计焕发新生。这些承载文化符号的伴手礼,不仅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更带动了乡村手工艺人的增收。村民的巧手与青年的创意交织,编织出一条从文化传承到产业振兴的可持续链条。“以艺兴农、以文促产”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非遗传承人、青年学子与农户共创,形成了一条融合文化保护、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的助农链路。黄米山村的实践证明,非遗的活化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乡土价值的重塑——当文化自信与产业动能共振,乡村振兴便有了更深厚的底气。

  千年弦音未绝,黄土新篇已启。在子长市高台乡的黄米山村,陕北说书正以轻盈的姿态跃入时代浪潮,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这里的故事,属于土地,更属于未来。

版权声明:
*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受版权保护。
*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 因此,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
*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
*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
*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的注明。
*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金牌栏目推荐  
提供给学校和家庭,
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
谈治校之道,
论教育改革。
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
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
 
 
 
关于我们  |  内容合作  |  商务合作  |  合作媒体矩阵  |  联系方式
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
陕ICP备15011396号-4
Copyright © 2010-2025 www.iyouth.com.cn 陕西青年榜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