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青春陕西 小巷数据 文化 生活 大学圈 结婚易 科学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文稿
魅力西咸
 
 
秦音铸魂团队负责人杨洋:以青春之声唱响红色旋律
来源:陕西青年榜样网  作者:延安大学 时间:2025-05-08 阅读: 58755
在杨洋与“秦音铸魂”团队的努力下,陕北说书正从黄土地走向世界舞台。

  说着千年岁月里的民间百态与历史传奇。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人,延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杨洋,怀揣着对家乡文化的炽热情怀,毅然扛起传承使命,带领“秦音铸魂”团队,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时代活力。

  浸润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杨洋深知陕北说书承载的深厚价值,也敏锐洞察到其在时代浪潮中面临的传承困境。依托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她以“陕北说书的数字化传播”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课题,组建“秦音铸魂”团队,开启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

  项目伊始,重重挑战接踵而至:如何将红色文化精髓与陕北说书的艺术形式巧妙融合?为破局,杨洋带领团队双管齐下——一方面深入陕北乡间,向老艺人学习方言韵律与叙事传统,尝试以现代青年视角解构古老艺术;另一方面走进延安曲艺馆,向乔仰文、韩应莲等老师虚心求教,从唱腔韵律到弹奏指法,从表情神态到节奏把控,精研细磨每一处表演细节。在走访陕北山川田野收集红色故事的过程时,他们访谈众多老红军、老党员和当地村民。老红军讲述的战友坚守革命理想的故事,那坚定的眼神和质朴的话语,令杨洋深受触动,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成为团队创作的灵感宝库。

  经过反复打磨,团队确立改编唱词、融入红色故事的创作方向。他们与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联动,将红色历史编写成朗朗上口的唱词搬上说书舞台;设计红色说书人录音娃娃、文创手机壳等创意产品,让非遗文化以更鲜活的形态融入生活;借助短视频平台,发布10余部红色故事说书宣传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此外,团队还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开展说书表演与方言教学,连续两年获评陕西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杨洋凭借双语解说专长,在“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中荣获西北地区优秀奖,让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跨越语言界限。

  从国家级“圆梦工程”志愿者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得主,杨洋始终以文化传承为初心,在实践与创新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作为团队负责人,她带领成员深入陕北村落,记录老艺人的唱腔曲牌,大胆尝试将传统说书艺术与短视频、双语解说相结合,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她通过说书表演、方言教学等形式,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其团队也连续两年获评陕西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此外,凭借出色的双语表达能力,她在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中荣获西北地区优秀奖,用国际语言向世界展现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杨洋所言:“陕北说书不仅是技艺,更是黄土高原的精神史诗。我们既要让老艺人的弦音永远回荡,也要让年轻一代听见它的声音。”

  在实践过程中,杨洋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面对团队成员意见分歧,她总能耐心倾听、协调沟通;遭遇创作瓶颈时,她积极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带领团队突破困境。

  如今,“秦音铸魂”团队已取得丰硕成果:剪辑并发表的10余篇红色故事说书宣传视频,吸引众多网友关注;编写的百余篇景区故事唱词集,为陕北说书注入新的生命力。杨洋和她的团队,不仅让陕北说书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更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传承了延安精神。

  在杨洋与“秦音铸魂”团队的努力下,陕北说书正从黄土地走向世界舞台。这门承载着陕北豪迈与红色基因的古老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生,必将续写更精彩的文化篇章,让陕北文化与红色精神的力量感染更多人。

版权声明:
*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受版权保护。
*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 因此,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
*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
*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
*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的注明。
*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金牌栏目推荐  
提供给学校和家庭,
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
谈治校之道,
论教育改革。
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
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
 
 
 
关于我们  |  内容合作  |  商务合作  |  合作媒体矩阵  |  联系方式
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
陕ICP备15011396号-4
Copyright © 2010-2025 www.iyouth.com.cn 陕西青年榜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