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青春陕西 小巷数据 文化 生活 大学圈 结婚易 科学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文稿
魅力西咸
 
 
乡音新韵 枣林庄村的弦外之音:陕北说书与乡土振兴的创意对话
来源:陕西青年榜样网  作者:延安大学 时间:2025-05-08 阅读: 68553
在这里,陕北说书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村庄呼吸的韵律。

  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玉家湾镇枣林庄村,黄土塬的沟壑间回荡着三弦的苍劲之声。这里不仅是中草药生长的沃土,更成为陕北说书艺术创新试验的田野。近日,延安大学秦音铸魂团队走进村庄,与村支部书记王红卫展开深度对话,探寻古老曲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奏响时代新声。

  “过去说书人唱的是帝王将相,如今咱们唱的是乡亲们自己的故事。”王红卫抚摸着褪色的三弦琴,语气坚定。近年来,他推动村民将陕北说书融入日常劳作与节庆活动,鼓励传承人以方言改编现代题材。田间地头的耕作场景、返乡青年的创业历程、中药材产业的振兴之路,都被编入新唱词。一场场“地头书会”在黄芪田边开演,村民既是观众,也是故事的“主角”。

  大学生团队观察到,这种“在地化创作”让陕北说书褪去陈旧标签,成为村庄的文化纽带。王红卫还邀请年轻村民学习弹唱技艺。“要让娃娃们知道,咱这土腔土调里藏着大智慧。”他笑称,如今村里红白喜事少了喧闹的乐队,多了说书的悠扬弦音。

  在村委院的古槐树下,一场特别的直播正在进行。说书人怀抱三弦,以传统曲调讲述中药材从播种到丰收的故事,镜头时而扫过晾晒的黄芪切片,时而聚焦村民分拣药材的巧手。这是王红卫与大学生团队策划的“非遗直播间”,用说书艺术为乡土物产注入文化附加值。“观众买的不是药材,是带着乡愁的文化记忆。”他这样诠释“说书带货”的逻辑。

  团队还尝试将说书元素融入村庄景观设计:药田边的木牌印着药材故事的说书唱段,村史馆用二维码链接经典曲目音频,游客扫码即可聆听“会说话的黄土”。王红卫计划打造“说书漫游径”,让每处地标都成为非遗故事的载体。“我们要让来客用耳朵看见枣林庄的灵魂。”

  谈及非遗传承的挑战,王红卫的目光掠过层层梯田:“急不得,得像种黄芪一样,三年育苗才有好收成。”他拒绝将说书包装成“速成网红”,而是坚持培育内生动力:建立老中青传承梯队,设立“说书创新基金”鼓励原创,甚至将说书技艺纳入“好媳妇”“孝子榜”评选标准。“文化振兴不是摆拍几张照片,得让艺术长进生活的肌理里。”

  大学生团队在调研手记中写道:“在这里,陕北说书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村庄呼吸的韵律。王书记像一位现代‘书匠’,用创新针脚缝补传统与现代的裂隙。”

版权声明:
*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受版权保护。
*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 因此,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
*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
*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
*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的注明。
*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金牌栏目推荐  
提供给学校和家庭,
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
谈治校之道,
论教育改革。
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
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
 
 
 
关于我们  |  内容合作  |  商务合作  |  合作媒体矩阵  |  联系方式
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
陕ICP备15011396号-4
Copyright © 2010-2025 www.iyouth.com.cn 陕西青年榜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