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李连源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文化构建、城市风貌、基础设施、居民居住(住宅)等都不可同日而语。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近一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16年达36.6平方米,6000多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40年间,陕西人均住房面积从5.3㎡增至38.7㎡,蜗居变舒居,幸福感随人均住房面积逐步上升。
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受益者,从我家住房变迁足以见证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操场巷一角 绘图/王建红
1978年,我十四岁正读初一。我家居住的房子一间是上世纪60年代砌筑的单砖大瓦房,有13平米;另一间是1971年翻建的二层土坯房,有15平米。大瓦房呈不规则状,主要是地势原因,原先房下有井,后来被填埋,为了防止坍塌专门在这面墙下圈了一个半圆形;房子虽然不漏雨但常年潮湿,屋里常常有一种发霉的味道,一到晴天就要打开门窗通风晾晒;为了方便后院人过往,把左侧的一个直角改成斜角,这样就显得很特别。土坯房的前身是茅草庵,是用芦苇、席子抹上泥巴的草房。1967年一场大雪压断了大梁,父亲临时用木椽支撑着,在申请了修缮许可证后一直等待修缮时机。
修缮证是1967年发的,从1967到1971年,4年里经过四次延期,一直到1971年夏才开工。政府只象征性的批复了100页瓦、400块砖,以及几十根懔条,在要顾及吃饭的前提下,还要筹措划拨物资(建材)的不足,难度非常之大!不够用的砖是父亲利用工余在建筑工地一车车拉的,积攒够了拓成泥坯晒干权当砖用,不管怎样总算把房子盖起来了。
▲曾经的租赁证、修缮许可证
1987年,父母均已过世。作为走在前边的人,我有幸分享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做点小生意逐渐有了积蓄,并栖身众人羡慕的“万元户”行列。按照父母教诲,买房置地盖房子。于是又买下毗邻一间房,三间房一起翻建。
这时侯国家加强了产权管理,鼓励居民通过翻建平房改善居住条件;通过产权登记加强产籍管理。经过一系列繁杂工作,三间房一同报请区建设局并通过审批。此时,建材在市场上可随意买到。我盖房子经过专业人员指点,严格按照建筑工艺要求,采用现浇屋面,用了6万余块砖、10余吨水泥、1.5吨钢材,共花费15000元。经过60余天紧锣密鼓的施工,一座建筑面积百余平方米的砖混二层小楼拔地而起。分布为:底层一明两暗三间,二层两间,靠南一间未建,辟为女儿墙合围的阳台,并可通过竖梯抵达三层平台俯瞰小巷全貌。整个建筑呈现了大窗、大门、走廊、楼梯、阳台齐全的新式格局,邻居们戏称“小巷人民大会堂”。
如果按照西安市当时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人均6平方米的标准计算的话,我家已提前步入住房小康。但小巷中大多数人依旧蜗居在父辈们留下的旧房中,低洼的地势无法改变。这种下雨成灾、遇水成涝的地区,不仅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994年,作为市府当年为百姓做的十件好事之一的新中巷低洼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启动。使我们彻底摆脱了“一间屋子半间炕,三代人挤一间房”、“雨天满地水,屋里能养鱼,院里能养鸭”的局面。
1997年,按照安置协议我家终于分到了三套安置房。走进了新时期新社区的品质生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都得到很大提升。
近年,为了居住舒适,提升品质生活,我卖掉安置房购置了一套120多平米的商品房,在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的大社区有了比先前更好的房子,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的变化,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带给人居的巨大变迁,并由衷地感受到只有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们才能安居乐业。
团长说:从我家住房看社会变迁,只有社会发展我们才能住上好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