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 青联 观点 经济 创业 文化
婚嫁 青年 科教 生活 律师 安全 西咸
数字经济下西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陕西青年网/王铁山 刘帅男/2022-12-18/ 240次阅读
本文是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2022HZ1518)、陕西省科协决策咨询课题(2022-4-1)、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2RKYJ0018)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而这就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西安的制造业已形成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食品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制造等六大产业,为带动陕西经济发展发挥突出作用。然而,西安制造业也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集聚协同关系不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滞后等问题。

  数字经济下西安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信息渠道受阻。据统计,西安互联网普及率、宽带接入率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仍存在网络质量不佳、基础设施应用能力不足等发展短板,不能满足自身对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技术属性与不可分割性,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通用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有利于信息传递、知识溢出以及研发协同,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然而,西安数字基础设施水平与制造业爆发式增长需求不平衡,使制造业企业间信息传递受阻,不利于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提升。

  二是产业集聚协同关系不明确,协同发展模式不完整。在西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未清晰界定不同产业集群间关系,不利于加速产业链协同、提高产业竞争力。例如,西安汽车产业集群小型企业、非公企业居多,缺乏科学合理的对接和整合,未能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大西安都市圈”产业集群目前处于构建阶段,旅游资源、装备制造业基础、科教实力等优势未充分发挥,导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延伸不足等问题凸显。

  三是应用市场尚未成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滞后。西安数字经济在新兴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和市场培育滞后。一方面,中小型民营企业占比较高。受限于自身的体量和能力,企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实现数字化转型面临困难,不能积极吸引用户、挖掘和培育市场、拓展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西安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致企业管理层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认识不全面准确,部分管理者将数字化与办公流程电子化混为一类。

  数字经济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是通过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水平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网络、算力、新技术等要素的具体呈现,能够全面渗透到制造业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从消费者层面看,数字基础设施帮助消费者降低搜寻和交易成本,实时传递消费者个性需求信息,促进制造业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服务;从企业层面看,数字基础设施促使企业依托数字技术改善组织内部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智能网络化转变;从产业层面看,部分传统制造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集群优势。数字基础设施能够帮助产业打破空间束缚,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增加知识溢出效应,为形成制造业集群创新优势提供助力。

  二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数据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渗透于各个生产环节,有利于联结各类资源,优化要素市场与制造业企业内部的资源利用和匹配效率。从要素流动层面看,新兴数字技术拓宽了要素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交流渠道,信息的有效性、时效性和透明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在各个制造业生产单元之间的流动性显著增强,该地区要素市场和制造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也会相应提升;从技术创新效应层面看,技术创新效应是指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改变投入要素的种类和比例,打破传统要素市场的束缚,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提升要素间协作水平,最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从成本节约效应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风险,改善资源误置程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削弱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信息匹配准确率,从而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通过推动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创新,它能加速知识与技术的溢出和吸收,使技术创新在制造业规模扩张与附加值提升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外部环境层面看,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帮助制造企业获取前沿知识,降低信息的搜索和交易成本,提高信息数据的采集效率;从内部运营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ERP等数字新技术被广泛用于制造企业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扩散领域,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沟通运转的效率;从生产制造层面看,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化体系不断完善,雾计算技术的广泛使用为制造企业解决数字化进程中可能发生的网络堵塞、高延迟、高风险等问题提供出路,而制造业企业研发部门应用互联网的深度和宽度又进一步加速其内在技术创新。

  四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需求层面看,智能化生产的普及应用对劳动力技能提出新要求,劳动力市场的用工偏好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劳动力被迫增加数字技能培训投资以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水平,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生产形成高技能人才对低技能工人的取代,诱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高端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使劳动者更需要掌握必备的数字技能和沟通技巧。从供给层面来看,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使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教育机会增加,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教育手段;另一方面,专业化的数字技术培训能够直接赋予劳动力新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劳动力优势由“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为驱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数字经济下西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是夯实转型基础,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平台、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数字经济前沿空间阵地,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转型的需要。推进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现有基础设施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力度,扩大5G基站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布局,形成安全、快速、优质、高水平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合理利用优惠政策,引导相关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制造业企业应用新型基础设施实现技术升级,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开展基于5G通信网络的创新创业活动。基于新型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属性,重点做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资源整合、政策保障等工作,落实优惠政策,推广新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成功模式经验,解决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后顾之忧。

  二是助力数字化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培育新型数字产业集群,以建立跨界融合联动机制为重点,依托网络化资源对接平台,优化、重塑产业集群供应链和空间布局,培育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新型数字产业集群,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活跃的数字产业生态。聚焦传统产业赋能提效,依托“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基础,以技术改造项目为重点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提升西安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使劳动密集型集群朝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升级,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换。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培育出亮点突出、西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推进其高端化进程。激发新动能,大力支持新兴产业的起步与发展,在引进新兴企业、开展重点项目、提高创新能力、产业链融合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助力区域内发展潜力较大的制造业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西安制造”的增量空间。

  三是做好组织结构调整,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数字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企业内部的管理变革,使组织结构更趋于网络化和扁平化、生产模式趋于模块化和柔性化、用工模式趋于多元化和弹性化。打造数字产业高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核心产业,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市场激励与普惠性政策支持,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尤其是处于行业领导者地位的大规模企业,积极开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创新活动。企业需要转变管理思维和范式,确立数字化转型意识,积极开展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加强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与投资建设,拓宽工业机器人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内的应用场景,带动制造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助推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增加数字人才供给。积极探索构建“人才+高校+企业”三方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建设实体化运作平台,强化人才链对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支撑。建立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吸引急需紧缺青年人才来西安创新创业。突出重点产业领域人才评价和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突出以才荐才和用人单位主体地位,对标国际人才评价标准。在人才市场,通过就业服务平台突出数字产业的人才需求,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人才培训行业增加数字人才供给,培养具备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制造业企业在岗职工的数字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从而全面盘活人力资本存量。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注重专业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优化劳动力技能结构,适应当前数字化生产流程与管理模式。

(文 /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王铁山 刘帅男)

  【本文是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2022HZ1518)、陕西省科协决策咨询课题(2022-4-1)、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2RKYJ0018)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探究与策略思考
 :太和医室姚蕤:在线治疗几例新冠案例分享
最新发布
029 - 84234562
Copyright © 2024 www.iyout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1139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