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青春 数据 文化 生活 大学圈
结婚 科学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西咸
瓦庙镇干部陈浩轩:从创业先锋到考研成功的跨界逐梦之旅
陕西青年榜样网/昱青/2025-04-03/ 57851次阅读
从创新创业的弄潮儿到俯身泥土的耕耘者,陈浩轩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的缩影。
 

  今年3 月,陕西省紫阳县瓦庙镇政府大院里,25 岁的陈浩轩看着西安理工大学MBA全日制研究生拟录取的短信通知,回望2年基层路——从斩获全国创新创业大奖的青年才俊,到扎根山乡的 "全科干部",再到重返校园的 "高龄" 学子,他用三次华丽转身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创业赛场的 "双冠传奇"

  中北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就读期间,陈浩轩便展现出罕见的商业禀赋。2020 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以 "线上生活圈 + 校园媒体矩阵" 模式,在山西省 "互联网 +" 大赛中摘金夺银,并斩获全国 ICAN 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其创办的公司年营收更是突破 200万元,项目被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作为案例推广。

  面对四大银行与三大运营商抛出的橄榄枝,陈浩轩却在毕业季做出惊人之举:转让公司,放弃央企高薪,投身基层。"创业让我懂得经济发展的逻辑,但乡村振兴更需要懂企业的干部。"2022 年,他同时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终选择扎根瓦庙镇。

  山乡田野的 "全科修炼"

  在紫阳县创建省级高新区工作专班,陈浩轩作为全县仅有的十名成员之一,牵头完成 70 余项产业政策汇编;担任文化站站长期间,组织参加的县级文旅活动取得的成绩吸引省市媒体关注;瓦庙工作中,他深入田间地头思考,最终创新 "从"人才悬浮"到"数字扎根":校地协同激活乡村振兴的乘积效应" 乡村振兴新模式,相关经验被中国农村杂志社官方网站刊载。

  备考路上的 "逆袭密码"

  2024 年,陈浩轩启动 "白天走基层、夜晚攻学业" 的备考模式。往返村组的山路上,手机 APP 循环播放英语单词;处理完政府业务的深夜,办公室灯光常亮至凌晨三点。"背单词时会想起村民说的方言,学管理案例就联想到镇里的招商项目。" 为提升面试竞争力,他自己建立起 "乡村振兴案例库",将基层遇到的 28 个产业难题转化为 MBA 面试真题。

  最终,这位 "斜杠干部" 以总分 191分、管理类综合 126 分,英语65的成绩,超北大、西安交大等名校复试线 40 分。面对 "为何放弃顶尖学府" 的疑问,他给出务实答案:"西安理工大学 MBA 的学费以及离自己上班地点近,能让我更好平衡工作与学业。"

  谈及跨考 MBA 的初衷,陈浩轩坦言三重触动:产业调研发现的人才缺口、县上领导 "百姓心为我心" 的演讲、以及紫阳县高新区邓主任的招商故事 —— 某企业因项目股易同志的数据专业度而落户。"乡村振兴需要既懂田间地头,又懂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

  振兴路上的 "火种计划"

  在瓦庙镇的田间地头上,陈浩轩将基层所见所闻转化为研究课题。他说到"目前他探索到了数字人才振兴乡村的新模式的思路,未来想找个机会尝试建立新 ' 政企学 ' 联动机制,让高校智慧真正落地山乡。"

  从创新创业的弄潮儿到俯身泥土的耕耘者,陈浩轩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的缩影。正如他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所写:"真正的成长,在于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 这位 99年干部的逐梦之旅,正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前:没有了
 :对话陕西法正平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平安:以法为剑守正义 以律为尺量初心
最新发布
029 - 84234562
Copyright © 2025 www.iyout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1139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