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赴灵台开展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 |
陕西青年榜样网/西安培华学院/2025-07-15/ 67559次阅读 |
“革命火种曾在此燎原,新时代的医学青年更当以仁心守护苍生。”队长梁欢在日记中写道。 |
原标题:医脉承千年·青春践初心 ——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赴灵台开展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 康宁守护先锋队讯 (通讯员 梁欢) 仲夏的陇东大地,艾草盈野,药香漫城。2025年7月3日,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康宁守护先锋队”一行13人,在学院领导、老师带领下,踏进“针灸鼻祖”皇甫谧故里——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以“医路护航助振兴,资助育人践初心”为帜,开启为期16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这支队伍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以仁术唤醒千年医脉,在古老文化与青春使命的交汇处,书写新时代“三下乡”的隽永篇章。 一、红色铸魂:在历史烽烟中筑牢信仰根基 7月3日,团队首赴中共灵台县工委纪念馆。在馆长王建平和讲解员的动情讲述中,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史诗徐徐展开。一件件斑驳的枪械、一封字迹漫漶的密信,将青年学子带回烽火连天的岁月。面对鲜红团旗,10名队员高举右拳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誓言铿锵,激荡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使命感。 “革命火种曾在此燎原,新时代的医学青年更当以仁心守护苍生。”队长梁欢在日记中写道。这场精神洗礼为后续实践注入磅礴动力,让医疗帮扶与乡村振兴的征途闪耀信仰之光。 二、医脉寻根:千年针灸文化与现代医学的对话 4日清晨,团队步入皇甫谧文化园。石像前,队员们凝望这位“世界针灸鼻祖”深邃的目光,聆听他由文入医、著就《针灸甲乙经》的传奇。“恭慎、笃诚、厚德、仁心”——在皇甫谧中医院,八字院训镌刻于壁,院党委副书记王云阐释道:“这既是医德古训,更是乡村振兴中健康护航的基石。” 康复科内,传统技艺焕发新彩:葫芦灸的艾烟氤氲升腾,针刀法精准疏通经络。护理专业学生马静怡俯身记录操作要点:“葫芦灸借热力透穴,比普通艾灸疗效提升三成。”座谈会上,师生与医院专家共探“谧艾”产业化路径,让道地药材变身为富民“黄金草”。 三、大地躬行:健康科普与政策春风润泽万家 7月8日起,团队足迹遍及城西社区等7大聚居区。陇源明都小区树荫下,血压测量桌前排起长队;皇甫路社区活动室里,耳穴贴压演示引得老人啧啧称奇。更有一支小分队携艾灸箱登门入户,为偏瘫患者王大爷施灸。“这娃娃手法稳,暖到骨头缝里哩!”老人攥着队员的手感慨。 健康讲堂上,慢性病防治知识化为方言顺口溜;政策解读台前,资助专员详解甘肃“助学圆梦计划”。一份份调研问卷显示:82%居民首次系统知晓“三高”防控要点,76%贫困家庭重燃子女求学希望。“医疗扶贫与教育扶智,恰是乡村振兴的双翼。”辅导员刘慧总结道。 四、薪火相传:青春答卷书写时代命题 12日中台镇农贸集市人声鼎沸。队员们身披“康宁守护”绶带,将针灸文化图谱展于摊前,引菜农争相围观;急救知识讲解处,团队成员梁欢与史媛媛躬身示范海姆立克法,右拳抵胸骨下方向内上方迅猛冲击。“‘剪刀、石头、布’定生死!”她们高声讲解,以两指定位脐上横指处 ,强调“果断冲击膈肌下软组织 ,靠气流冲开阻塞气道”。菜农李大婶现场模仿 ,队员反复矫正其动作力道。这一幕诠释了皇甫谧“通络疏滞”医理与现代急救术的共鸣——在生命最脆弱的瞬息,中西智慧共铸生命防线。 从皇甫谧中医院见习到深入社区,团队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发放健康手册与资助宣传页各1000余份。灵台县团委副书记于鹏赞许:“他们让‘谧艾’品牌走出药柜,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结语:安贫乐道处,长歌慰苍生 实践过程中,师生到访皇甫谧墓。松涛阵阵,似有古训穿越时空:“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这支队伍以知行合一作答——在红色热土上铸魂,于青囊薪火中明志,更将资助政策的星火撒向阡陌纵横。当青春邂逅古老土地,一场跨越千年的“医脉传承”正在陇东山水间续写新章。 实践金句 “银针虽微,可通天地之气;青春虽稚,能承千秋之责。” ——康宁守护先锋队实践宣言 |
|
|||
![]() |
最新发布 |
陕西青年榜样网/78780次关注 陕西青年榜样网/86553次关注 陕西青年榜样网/67559次关注 陕西青年榜样网/57877次关注 陕西青年榜样网/57750次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