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斑驳的古城门楼,仿佛叩响了时光的门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古道新韵·青春赋能"实践团的师生们,跟随着村领导的脚步,一步步踏入这座沉淀了千年光阴的古村落。

作为子午古道上的关键节点,这里的历史文化从不是散落的碎片,而是一部厚重的典籍:荔枝古道的青石板上,还留着马帮踏过的余温;高大的古柏群虬枝擎天,把岁月的故事藏进每道年轮,而那些红色记忆,更如不灭的星火,在时光里灼灼发光,共同谱写着独具特色的文明华章。

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实践团充分发挥建筑类高校的专业优势,以独特的学科视角审视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他们运用建筑测绘技术对古道遗迹进行数字化留存,通过城乡规划理念为古建筑活化利用提供方案,借助环境设计思维优化村史馆的展陈空间。这种专业介入,不仅为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更让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

夕阳为古柏镀上金边,实践团队在城门楼下驻足回望。这座将古道驿站的商贸智慧、千年柏树的生命力、革命先烈的精神火种融为一体的村落,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正如村史馆结束语所书:"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照亮未来的明灯。"而这道光,正通过青年学子的专业实践,照亮着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

|